《崩坏:星穹铁道》 符玄:世纪难题之下任将军究竟何时赴任
七、加强科学基金科研诚信管理, 有效防范和严肃惩戒科研不端行为 (二十三)建立和完善科研诚信管理监督制度。
比如围棋中很少会出现平局的情况,因此AlphaGo Zero是在假设结果为非赢即输的情况下,对获胜概率进行估计和优化。此外,AlphaGo Zero使用的是通过贝叶斯优化调整搜索的超参数。
2016年1月28日《自然》杂志封面 2017年10月18日,DeepMind团队公布了最强版阿尔法围棋,代号AlphaGo Zero。如今,他对棋类AI的看法也发生了转变。在围棋上,AlphaZero经过30个小时的鏖战,击败了李世石版AlphaGo。该论文的作者包括AlphaGo的核心研发人员戴维席尔瓦(David Silver)和DeepMind创始人戴密斯哈萨比斯(Demis Hassabis)等。DeepMind在其博客中介绍,一开始AlphaZero完全是在瞎玩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系统从胜、负和平局中学习,调整神经网络的参数,如此往复循环,每过一轮,系统的表现就提高了一点点,自我对弈的质量也提高了一点点,神经网络也就越来越准确。
而AlphaZero会将平局或其他潜在结果也纳入考虑,对结果进行估计和优化。在日本将棋中,AlphaZero在2小时后击败了将棋联盟赛世界冠军Elmo。另外,湖泊面积增加了42平方公里,湖水储量增加了14.1亿立方米(相当于格尔木河两年的年均径流量)。
2016年5月开始,他们进一步针对盐湖展开了强化监测。他呼吁有关部门尽快开展盐湖潜在的湖水外溢途径地质条件调查,并设计防治措施。《中国科学报》 (2018-12-05 第1版 要闻)。形成宽100多米、深6~7米、长10多公里的冲沟。
其中2016年上升了1.95米,2017年上升了2.35米,2018年上升了4.0米,目前水位仍在持续上涨。意料之外的疯狂扩张 这个盐湖,并不是作为一种水文概念的湖泊类型,而是一个名字就叫盐湖的湖泊(又名68道班盐湖)
我与他相识多年,从来没有看过他发脾气。他专门把我叫去,给我看了一篇文章,名字叫《院士要做遵纪守法自律的典范》。后来我才知道,除了写检查、做交代,这期间杨先生竟然一直坚持做卫星控制方案。30块钱在当时不是一个小数目,我哪交得起?那时,杨先生已经是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的所长。
平易近人、不忘工作的杨老 杨先生非常平易近人。他给出几点理由:第一,研究主体不能只有航天器,要放在整个空间,眼界要放宽。不让我继续工作,我就开始学习。杨先生就问我:你究竟有没有问题?我说我当然没有问题。
502所研究生、博士生等青年人才也通过这些项目成长起来。杨先生那时叮嘱了我几件事:第一是坚定不移地继续研究智能自主控制,和领导要慢慢沟通好。
我们在那一年递交了空间智能自主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申请报告。杨先生、屠先生和我还有一个约定,就是聚在一起时,只谈学术问题,其他人事关系、干部任命都不谈。
听了课以后,我了解了当时在自适应控制这个领域,国际前沿的研究是什么。审查室中的人生转折 文革时期我们的工作都被中断,每天就待在隔离审查室。这是我跟杨先生学到的,如何在逆境中自处。有人叫,我们就出去接受审查。最开始是自然基金委在1986年的时候,给全系数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批了1万元经费。1980年,当时的系统所邀请外国专家来北京讲课交流,专门讲自适应控制这一块,但是两三天的课要收30块钱的报名费。
而且,由于我们当时的研究太超前了,为项目争取经费也很不容易。现在看来,杨先生那个时候就已经想得很远。
但杨先生说,搞自动控制,就是要做这种人。他一见到我,就开始谈工作的事情。
杨先生说:没有问题,你就该干吗干吗去。这实际上就是我后来的工作之路。
但由于一些原因,报告一直未得到认可,有人提出申请名字要改一下。他和我说:成为院士以后,找你的人多了,事情也多了,你要考虑清楚。光看眼皮底下的,不是好科学家。这也成了我们之间最后一次谈话。
1968年所里进行调整,我就成了航天502所(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)的一名工作人员。作者:吴宏鑫 来源: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:2018/12/5 9:08:13 选择字号:小 中 大 吴宏鑫:光看眼皮底下的,不是好科学家 ■吴宏鑫 讲述人:吴宏鑫(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家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,主要从事航天和工业领域的自适应控制和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) 被讲述人:杨嘉墀(著名航天科技专家、仪器仪表与自动化专家、我国自动检测学奠基者,中国科学院院士,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,863计划提出人之一) 1965年大学毕业后,我被分到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。
当时所里每星期一次的博士生导师组学术讨论,所长和副所长都必须参加,这是很了不起的。他跟我说,你不要急,这个钱我替你交。
第三是抓紧培养年轻科研人才,让学生尽早投入工作 他当年叮嘱的这些事,我们还在做,也做出了一些成绩。你要想好了,若要干,至少要准备坐十年冷板凳。
从那以后,我也不吵了。除了要求我有坐冷板凳准备,杨先生还希望我成为既能搞理论,又会搞工程的科研工作者。到2004年重点实验室申请获批,15年里申请报告一共递交了11次,中间的阶段非常熬人。有一天,我又开始发牢骚。
这对我之后的科研方向影响很深。那时候,他是航天502所的副所长,我是所里一般工作人员。
杨先生则建议我不要再回去,让我转到航天器自适应控制这一块。学英语、日语,学现代控制理论、计算机控制这些专业课,这些都是当时大学里没学过的东西。
我问杨先生,这个东西现在有用吗?他和我说:现在没有,但未来一定会有用。这样一来就有个坏处两头不是人:搞理论的认为我是搞工程的,搞工程的觉得我是研究理论的。